养老养生

第一批 90 后已经在筹备养老了

来源:未知 阅读: 2021-01-31 00:26 我要评论





最近几年,关于养老金制度的讨论一波接一波。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金都是年轻人缴纳的,但以现在的老龄化趋势来看,等我们这些 80 后 90 后老的时候,我们能拿到的养老金可能很难让我们维系一个体面的生活。

所以我听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在为自己的养老做二手准备了。那大家都做了哪些准备呢?让我们来听一听 故事FM 收集上来的故事。




 大王,29 岁,海南 
 房地产从业者的「8位数」存款之路 

-1-
「say no」的权利

因为海南重男轻女严重,所以我很谨慎,总是在为将来考虑。

其实爸妈对我很好,但长大后就会发现父母骨子里乃至整个社会环境都对女生不够友好。

我入行时做的是销售经理,应酬多。




那天,营销总监通知我带两个漂亮的置业顾问陪几个局长喝酒。我们在一个非常偏僻的野味馆子吃饭。

我进门后,两个局长在中间给我留了一个位子。一坐上去,他们就说「看来你最能喝啊!」
 
其实我不能喝,但「能不能喝」不由我,就像坐这个位子也不是我情愿的。
 
结果,那天我喝到不省人事。我抱着一个和我爸一样年纪的男人,亲了他的脸。我想不起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,但那个画面总是不断我脑子里重复。我没跟任何人提起过。
 
所有的酒都被我挡下来,另外两个同事没怎么喝,所以由她们开车。第二天,我发现我坐的那一侧的整个车身都是我的呕吐物。
 
我非常难过。我没保护好自己,也没有能力保护别人。但我又非常热爱这份工作,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跟自己说「我要做到我不端杯,别人就不敢敬我。」
 
可以说,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「say no」的权利。当我觉得被触犯了,我能拒绝。 
 
-2-
20 分钟买一套房 
 
因此,我一直很努力地工作。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和专业,我从不问别人要什么。
 
前几年,我家盖了一个 6 层的房子,我爸开玩笑说「如果今年你不带男朋友回家,你就别回来了,家里没有你的地方。」
 
我脾气刚烈,听到这句话非常生气,转头就在 20 分钟内买下一套房,以至于我朋友夸样板间的瓷砖好看时,我都没留意过它到底是什么样子。因为付完钱,我又赶回去上班了。


■ 大王买的房子
 
利用我的职业便利,我可以获得一些灰色收入,比如说炒房。其实我拥有第一套房子是我在老家用 2 万块买下的,后来我用 12 万卖掉了,换了新房一部分的首付款。
 
这一套房子成了我所有的底气来源。有了这套房子之后,我有了很多说不的权利。买这套房应该是我为了养老或者未来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。
 
-3-
目标 8 位数存款
 
除了买房,我还在很努力地赚钱,希望以后能住豪华养老院。如果我有 8 位数存款,我就可以退休养老了,但我只攒到 7 位数。
 
我的储蓄计划是拿到钱后,第一时间把 90% 存起来,剩下 10% 生活,不管够不够,我就按这个来。
 
其实,房地产工作赚钱的方式非常的多,速度、风险、收益都是普通工作很难想象的,比如说向贫困的开发商借高利贷,或是向普通购房者增加各种名目的收费,因为他们渴望买下这套心仪的房子,就需要付出些额外的代价。有很多这类不甚合法的手段。当然,正常收入也非常高,一个普通专员,通过努力,一个月拿两三万也很正常。这也是为什么我能赚到自己的第一个 7 位数。
 
但我还是有满满的不安全感。我会未雨绸缪地想很多。若是父母生病或者家里面出现变故,肯定需要大笔费用。至于手上的 7 位数存款,我也毫无概念,直到有一天我看的纪录片《人间世》提到换一个肺需要 60 万。我的钱只够换一个半的肺。
 
■ 纪录片《人间世》
 
强烈的不安全感始终伴随着我,让我一刻不停地辛苦工作,天天追着业绩跑,仿佛是在炭火堆里抓钱。
 
但实际上赚钱是我的手段,而非目的。现在也好,将来养老也好,我只是希望自己有能力 say 「no」。
 
爱哲按:
大王正打算在泰国买一套别墅作为养老之所,当然,她也还在为「八位数存款」的养老目标奋斗着。
而 Tony 的性格与大王截然相反,比起详细规划好未来的每一步,Tony 更喜欢随性而游戏的人生。但不经意想到自己已经 40 岁时,Tony 也会焦虑不安。所以,他决定行动起来。
 
 Tony,40 岁,北京 
 媒体人 
 
-1-
80 后已经 40 了
 
我蛮焦虑的,焦虑「变老」这事儿。
 
你说 80 年的孩子——不对——80 年的人已经 40 岁时,大家都很惶恐。我自己还是孩子,怎么人生突然就过半了?这种倒计时的感觉很恐怖。
 
我有一个亲戚,快 70 了,身体一直很好,却突发中风了。当时他夫人告诉我,他俩都是从事业单位退休,两人的退休月工资合计有两三万。这些年也攒了百八十万,一直苦恼这钱花不掉。
 
没想到发病后,不少项目是自费的,很快就把医保击穿了。当然,他们还不至于说缺钱到无法治疗的地步,但这让我意识到,人老了很花钱,还是要及早攒钱。
 
但我很讨厌老,甚至有些讳疾忌医。让我专门为养老每天坚持做什么事,我感情上受不了,好像下半辈子就被「老」禁锢了。我又特别懒,不爱做规划。出去旅游,我属于第二天要走时才发现返程机票还没订的那种人。
 
我就是这样的人,非得做 10 张 Excel 表来规划生活,太要命。我觉得做什么事,都要先认清自己的禀赋和劣势,你自己干不了,你就选专业的人,委托他去干。所以,我选择买养老基金。
 
-2-
养老基金
 
这事儿也很偶然。以前的养老产品只有保险,大概近几年才开始有真正的养老基金。一两年前,我无意间就看到了华夏发了 2040 养老基金。
 
跟一般的基金不同,养老基金目的很明确,比如 2040 就是为 2040 年左右退休的人准备的。所以随着临近退休年龄,它会越来越注意股票的范围。举个例子,我自己投资,如果 2039 年出现一次大股灾,可能前面 20 年我就都白干了。但养老基金会综合考虑你的人生时间,通过股票和债券的组合,来控制最后阶段的投资风险。
 
我觉得这玩意儿挺好,就一直坚持定投,每个月自动扣 2000 块钱。其实我也不清楚到现在扣了多少,反正对我生活也没什么影响。我特别享受那种感觉,等 20 年后我退休了,突然发现我这儿还有一个账户,里面还有一大笔钱!
 
以前听过一个段子——基金英文叫 Fund,通俗转换过来就是「放着」,放着别动就行。公募基金成立以来,收益率还不错。反正现在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好像只有 0.25%,但通胀随随便便都 2% 以上,你把钱放那儿也产生不了收益。
 
爱哲按:不知道你有没有在 Tony 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?但坦白讲,更多的年轻人或许还无法感同身受 Tony 那种人生已经进入下半场的焦虑。
他们之所以早早开始规划养老,往往是受到了身边老人的触动。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,他们为养老做的准备也更加日常。
 
 可可,26 岁,哈尔滨 
 老师做副业 
 
-1-
被困住的奶奶
 
爷爷去世后,奶奶跟着我们一块生活。她在我家住的这 7 年,整个家庭的精神压力都不小。
 
一年冬天,奶奶在结冰的路面上滑倒摔骨折了。姑姑们过来看她,指责我和爸妈没看好奶奶,对奶奶也是千叮万嘱,让她别再出门。所有人都很委屈。
 
后来奶奶胳膊好了,但冬天还没过去。我妈让她在家待着,别再出门。我奶奶就每天都在窗户前往楼下看。那时候,我觉得她挺可怜的。
 
奶奶去世时,我明显也能感觉到爸妈松了口气。照顾老人确实辛苦,老人和子女有各自的生活态度,强拧在一起,大家都痛苦。经历了这些,我开始觉得老人跟子女一起生活不是个好选择。等我老了,我不会和小孩住在一块儿。
 
那么问题来了,人老后,生活自理能力变弱,我需要考虑找护工或者去养老院。
 
-2-
攒钱会上瘾
 
为此,我开始攒钱。
 
2017 年,工作之余我又开了一个淘宝店。各种引流、宣传后,生意越来越好。第一单是 5 月接的,到 9 月时,工资和淘宝店合计每月有 2 万多的收入。
 
收入变多后,我也不知该怎么花,就把钱定期存到我老公的卡里。渐渐地,每月一号的转钱变得很正式。他有时也督促我说这个月的转账日到了,你还没有转钱!因为钱在我这里特别容易花掉,存在他那儿才攒得起来。




■ 可可的客户订购的包
 
开始攒钱后,我变小气了。现在,消费前,我会先把想买的东西写下来,过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一遍,把多余的东西删掉。最后大部分都会被删。
 
另外,攒钱也会成瘾。记得我生完孩子的第二天,还不能走动,但惦记着还有很多货没发,焦虑这个月的攒钱目标会失败,我就叫老公回家赶工。那时可能对攒钱已经着魔了。
 
当你的财富一点点积累,你就会感到心安。
 
现在的大环境变化特别快,我很难为养老进行精细、完美地规划。再加上我年纪也挺小,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并且把每一步都走稳。
 
爱哲按:人老之后,除了身体行动不便,生理和精神健康层面也容易出问题。晓恩的外婆是位大学教授,不愁养老资金,而且儿女也孝顺。但阿兹海默症这个病让她活得很没尊严。
这个时候,晓恩就意识到,养老问题不光要讨论怎么活得好,还要考虑自己想如何离去

 晓恩,30 岁,英国 
 医药公司职员的遗书 
 
-1-
外婆的晚年
 
外婆患上了阿兹海默症,也就是老年痴呆。小姨工作不稳定,没时间和物质条件照顾外婆。大姨愿意出钱把外婆送到养老院。但我妈不同意。在我老家,只有被抛弃的老人才会送去养老院。
 
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,我姨去视察了几家养老院。之后两个月一直在跟我妈沟通。结果那两家都闹出虐待老人的丑闻,有一个院长还跑路了。由此,我妈就更加坚信老人是一定不能送进养老院的。
 
所以她决定亲自照顾。
 
因为这个病,我外婆情绪不太稳定,有时傻笑不止,有时沉默不语,有时一整天躺在床上不动。不吃饭,不上厕所,不愿意洗澡,很脏很臭。你如果帮她,她还要打人。有时她还会给我妈狂打电话,接通后就开始乱喊救命。
 
我觉得挺唏嘘。外婆退休前是一个大学教授,学生很多,受人尊敬。退休后,按理说应该过得非常体面,却因为一场病,全都颠倒了。
 
我妈也因为照顾外婆累出不少病。我很担忧妈妈或者我自己老后会过成外婆那样。我想,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,当时我正好在国外念书,就想着看看外国养老制度是怎么样的。
 
-2-
外国养老院也不完美
 
英国养老院很贵,平均每周花费在 600 到 1000 镑。而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大约是 2000 镑每月。其实是入不敷出的。
 
而且国外的养老院也不如想象中完美。我一位同事的妈妈已经 90 多岁了,还住在家里。但其实她 70 多岁时去过养老院,无奈那家养老院也存在很多照顾不周的现象,譬如饭菜不好,或者有些老人行动不便,需要每天帮忙擦身子,养老院却不管,导致老人长了很多褥疮。他妈妈就不再信任养老院,搬出来后就一直住在家里。




■ 晓恩所在区的养老院
 
-3-
体面是一个问题
 
我自己离养老还有一段时间,至少还有几十年。所以钱我不急,但怎么能体面是一个问题。
 
疫情期间,我家小区出现了很多殡仪馆广告「你想走得更体面一点吗?」……让我惊讶的是,它有很多分期付款的套餐。连这都有分期付款?难道在国外,丧葬费用很高吗?
 
我赶紧查了查,我们区走完整个丧葬流程的费用大概是 3000 多镑, 墓地租赁费大概 2000 镑。

■ 晓恩所在区的葬礼报价
 
而且墓地购买年限也有很多种,有人买永久的,有人买几十年的。
 
我老公是意大利人,他奶奶去年过世。但她的墓地只能用 10 年,10 年后如果墓地不能续用,可能就要翘出来再换别的地方。费用不贵,每 10 年大概花费 1000 欧元。

■ 意大利的墓地
 
现在,我每年做一个遗嘱,更新一下我的资产配置。万一我突然走了,这些钱要给怎么分配。我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,是火葬、海葬,还是找一棵树种下来?我离开的消息要告诉哪些亲朋,葬礼应该怎么办……
 
目前看来,我能死得起,万一我死了也不会为家人带来负担。他们可能还会得到一笔小小的资金,帮他们去做一些事。

从 26 岁的可可到 40 岁的 Tony,从焦虑的大王到从容的晓恩,为养老做准备的方式有很多,最重要的是如果决定靠自己养老,越早做规划越好。毕竟,早起的鸟儿有虫吃。



 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缅怀慈母

    缅怀慈母

    2023-05-13 22:04

  • 当你感觉口渴时,身体已经失水2%了!最佳饮水讲究8个字

    当你感觉口渴时,身体已经失水2%了!最佳饮水讲究8个字

    2021-07-10 05:20

  • 警告!你的大脑已经被「高脂饮食」操纵了……

    警告!你的大脑已经被「高脂饮食」操纵了……

    2021-05-03 05:02

网友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