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艺术

汤显祖卧薪的启迪

来源:未知 阅读: 2018-03-30 16:18 我要评论



去年年初北京丝竹雅韵迎新春2017年经典剧目演出第一季昆曲《牡丹亭》,盛况空前,一票难求,天津卫视春晚则有《牡丹亭》歌曲演唱。

这些都是因为2016年12月正值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,各地曾纷纷举办各种研讨会,来纪念一中一西二位剧作大师。二位大师的作品四百年来盛演不衰,可见他们的成就之高。笔者年底也曾有幸应邀出席过一次汤显祖作品创作研讨会。会议气氛相当热烈,与会者来自各个方面,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多多少少有些建树。大家各抒己见,高论自然不少。但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位中学教师的发言。

他在发言中说到这么一段细节:汤显祖在写《牡丹亭》时,“情深一叙.读未三行,人已瘦销肌粟”,可见《牡丹亭》之所以成为优秀剧作,就在于作者情感饱满真挚。

有关史料曾记载:汤显祖在写作过程中常常运思独苦。一天他忽然失踪了,家人到处寻找,最后才发现他卧在亭中薪上,掩袂痛哭。家人问他为什么哭,汤显祖答道,因写春香和老夫人怀念杜丽娘的心情,填曲词为索“尝春香还是你旧罗裙”这句时,不觉伤感至极。可见剧作家写这戏时,真正把自己的感情熔铸于剧中人物的身上了。

随后这位教师针对这则故事,结合的自己教学体会,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,作了启发性的阐述。他是这么说的:有一天我曾经听到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在这样诉苦,老师布置了《校园春色》这个作文题,要求他们把自然景色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新人新事糅合起来,写一篇抒情散文,按老规矩是第二天交卷。有的学生平时无细心观察周围的习惯,迫于无奈就匆匆浏览一下校园春色,凭主观臆想虚构新人新事。有的学生只得翻开往年的“老脚本”,抄一点,或在有关杂志上信手摘一点。结果不少学生在文中引章摘句,出现整段整段描写花草树木的“佳句”,甚至连秋花也加入春花的行列。    

而这位中学教师却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手法,比如为了教好朱自清的散文《荷塘月色》,他自己首先范读,并要学生静听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引到了诗情画意的境界之中。在教此文的同时,他还让学生选学了描写月夜的若干唐诗宋词;为了让学生深入意境,教师又不厌其烦地把学生带到附近一所比较大的街心花园,让学生一面聆听《春江花月夜》的配乐,一面欣赏中秋明月(时值中秋佳节)。悠扬的音乐,银色的月光,使学生陶醉在特定的环境之中,并且人人都在深思。事后这位教师布置的作文是要求学生写一篇随感。结果,这个班级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大多感情饱满,且各具形态。

可见,要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,教师绝不能“命题了之”,学生也不能草率急就,而应该在作文前下一番功夫。而教师则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外界事物,激发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联想,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的培养感情。这样写出来的文章,才能情真意切,生动感人。

其实不但是教育指导学生写作,需要学生培养感情;就是我们在创作行文之前,何尝能少得了感情的培养,动之以情,方能以情感人。没有感情或者感情不足的作品必定枯燥乏味,就好比缺少阳光雨露的花卉,长不了花骨朵,即使开了花也不会娇艳。

完全没有想到的是:汤显祖卧薪的启迪,和这位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,却成了我参加一次研讨会最大的一个收获!

 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网友点评